太庙修缮工程竣工及展览开幕仪式举行,沈阳故宫实现100%开放


                                     
 
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重点工程、辽宁省首项文物保护公共示范工程——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历时六个月,今日举行太庙修缮工程竣工及“清代皇帝的首座家庙”展览开幕仪式。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关蓉晖,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处处长于晓霞,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郭春修,院长孙晓钟出席活动。
      太庙修缮工程竣工及展览开幕仪式由副馆长曾阳主持,馆长李声能致辞,副馆长李理现场朗诵、解读著名书法家李仲元先生为太庙赋诗并书写的《盛京太庙重新开放感赋》,最后由参加活动的领导为展览揭幕。
      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竣工后,沈阳故宫以讲好盛京太庙的故事为初衷,在此举办“清代皇帝的首座家庙”展览。
      盛京太庙是清代首座皇家宗庙。初建于皇太极时期,地处盛京城抚近门外,主要供奉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以上四位先祖神位。清定都北京后,所有神位奉迁北京太庙。乾隆时期,清高宗弘历按中原都城文化“左祖右社”礼制,将盛京太庙迁建于盛京皇宫大清门东侧,由太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等组成。1781年建成后,主要用来贮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五位皇帝及皇后的谥宝、谥册,与北京太庙并存。
      据史料记载,盛京太庙建成后,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嘉庆、道光皇帝东巡时均到册宝前行礼。展览依据太庙初建和迁建两个时期的使用情况,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结合正殿和配殿的建筑格局,在正殿做复原陈列,东西配殿用来介绍太庙历史和使用情况,采用复原、影像、展板等多种形式,向观众讲述太庙历史及相关的故事,为人们了解皇家祭祀、太庙历史的变迁、清代谥法制度、以及研究清代典章制度提供重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太庙修缮完竣并对外开放,标志着沈阳故宫实现了100%全部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