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formation
陈列展览 /
Exhibition
文物交流信息 /
Interflow
文物保护 /
Protection
政策法规 /
Regulations
文创展示 /
Creative writing
文物鉴定 /
Identification
褪浊返清——文房用具鉴赏之笔洗(一)
作者:
辽宁省文博产业发展交流中心
来源:
辽宁省文博产业发展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
2020-06-11 10:43
【摘要】: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用具之一。康熙字典中注释“洗”《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又承水器也。亦有洗涤清明之意。古人以笔洗置于书房案头,盛清水于内用以洗笔,褪浊返清,兼具实用与观赏一体,其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一 唐·白居易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用具之一。康熙字典中注释“洗”《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又承水器也。亦有洗涤清明之意。古人以笔洗置于书房案头,盛清水于内用以洗笔,褪浊返清,兼具实用与观赏一体,其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
清 玛瑙荷叶洗

辽宁省文物总店藏
清
长8cm 宽9cm 高3.5cm
此件玛瑙笔洗,以荷叶为原型,挖膛雕刻而成,刀工古朴简约,造型惟妙惟肖,整体以荷叶起伏轮廓为形,叶边下方浮雕两枝带茎荷花,花叶相映成趣,洗中盛水颇有荷塘美景之意,文趣相符生动可爱。
清 白玉
浮雕勾莲兽耳活环四足洗


沈阳博物馆藏
该洗用整块白玉雕成,晶莹剔透。圆盆形状,左右两边透雕螭龙兽耳,内套活环。洗壁外侧浮雕勾莲纹,洗内底部凸雕万年青及鲶鱼图案,寓意“年年(鲇鲇)有余(鱼)”、“万年(鲇)长青”。洗底部雕制四矮足。洗下附有木雕底座,表面刻有回纹、莲瓣纹等。此件器物造形雅致,纹饰华丽,既是文房实用器,又是高雅的陈设品,可谓弥足珍贵。
清乾隆款粉青釉鼓式洗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洗为直口,外壁较直,腹下部微敛,至底部内折成平底,底面有7处明显支烧钉痕;口沿与腹壁同厚,在外壁上方,装饰一圈凸起的鼓钉纹,外观近于圆鼓。器物内外均施粉青釉,无任何纹饰,釉色沉稳,于灰绿色中微显紫彩,釉质纯厚,亮度较高,口沿及鼓钉因釉薄而略呈淡紫色,增添了艺术效果,底部亦施有粉青釉,中心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4字2行款。
清乾隆款粉青釉叶形洗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该洗为一对,均属文房用具之一。每个洗子皆呈树叶造形,边缘突起,中为浅底,叶柄粗短,叶片各分为五瓣;洗底部制有叶脉,纹理清晰,制作精细,生动形象。通体施以粉青釉,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釉汁肥厚,色调青绿粉润,有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洗底部各有里钉8个,中央处有蓝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该仿生洗外轮廓线复杂,加之粉青釉在明、清时期仅见于景德镇所制,组合配套烧成难度较大,因而颇具较高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清竹雕荷叶洗子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整个洗子为荷叶翻卷形,外面刻荷叶筋络,内部中空,以制成实用水洗。荷叶外侧为精致仿生物,有荷塘莲叶,高低错落,其间圆雕、半圆雕各式昆虫及水族造像,有蜜蜂、蚂蚱、蜗牛、螃蟹等属,活灵活现,酷似生物。水洗之下,为镂空花卉底托,再下部亦为花式底座。全器色泽深厚,体貌怡人。
自古便有用贝壳、玉石制作而成的笔洗;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用铜制作的小盂作笔洗,历代多以玉、陶等制作,较为丰富多彩。型多为扁圆形、青花瓷为多,上饰各种花纺图案,极富朴素、文雅和庄重感。
碧玉福寿云纹四足洗

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期
通座高10.5厘米,口径16.9厘米,足距4厘米
洗碧玉质,有黑斑。器圆形,口内敛,腹部线条圆润,下具四矮足。器腹近口处饰回纹一周,主题纹饰为云蝠纹和篆体团“寿”字。玉洗配紫檀如意云头木架。
洗是战国晚期出现的一种青铜器,用于日常的盥洗,形体都比较大。宋代以后,瓷洗成为常见的生活用品。故宫博物院藏有若干件清代早中期烧造的瓷洗,品种各异。此洗显然仿瓷洗而制,这种玉洗已脱离了盥洗的作用而成为文房用品中的笔洗。
画珐琅双耳洗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口径10.2厘米,高5.4厘米
霁蓝釉艾叶形洗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高1.7厘米,长15.6厘米
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
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必有其深层含意。
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时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在门上插艾草或菖蒲,用以杀菌防病、驱瘴辟邪。
由上述可知,这件霁蓝釉艾叶形洗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青玉全莲荷叶洗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高4.7厘米,长15厘米,宽9.7厘米
玉质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洗雕作荷叶式,长扁形,荷叶的边缘向上翻卷呈洗状,洗外侧凸雕螃蟹、莲花及莲蓬各一。洗下结扎一束荷叶梗作为底。
玉洗是清代最为常见的器皿,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既是文房用具,又可作日常生活用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宣德
高3.8厘米,口径15.9厘米,足径13厘米
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物以碗、盘、洗多见。宣德以后,红釉趋于衰落,历朝虽仍有少量制作,但成功者罕见。此洗凭其造型和红釉特征来判断,应为稀有的宣德红釉器珍品。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等,造型各异,妙趣横生。
康熙釉里红龙纹瓷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3.4厘米,口径11.47厘米
敞口,斜壁,玉璧形底,胎骨细腻。洗心一闭嘴戏珠龙,龙头微低,长须飘舞;身躯健壮,四肢强劲,五爪趾间肌肉凸起,呈现出十足的攫取之态;尾部细长,末端回绕打卷。
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
高6.7厘米 最长23.5厘米 最宽15.6厘米
青白玉,洗作双联方胜形,中间相联处又形成一小菱形洗。每一折角处雕一蜻蜓套环,口衔杯角,双翅攀附于杯口,翅上刻细密叶脉纹,蜻蜓双圆眼外凸,身体拱起悬空呈弧状,身体挂一活环。杯外壁开光雕刻八宝纹: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纹,底有六个如意形足。此器造型美观新颖,雕刻精美。此器原为清宫旧藏,是乾隆时期玉器精品
明青玉桃式洗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晚期
长16.5 高8
桃形玉笔洗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宋
高9.2cm 口径18.8cm 底径7.7cm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辽宁省文物总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