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formation
陈列展览 /
Exhibition
文物交流信息 /
Interflow
文物保护 /
Protection
政策法规 /
Regulations
文创展示 /
Creative writing
文物鉴定 /
Identification
动动手指游帅府——主题展览篇“清风民韵——馆藏晚清民国瓷器特展”
作者:
张氏帅府博物馆
来源:
张氏帅府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0-05-01 16:11
【摘要】:
动动手指游帅府——主题展览篇“清风民韵——馆藏晚清民国瓷器特展”

民国时期(1912—1949)(中篇)
民国时期是中国仿古瓷历史上高峰期之一,上至东汉青瓷下到清朝珐琅彩瓷,各个时段各个品类无所不仿。常见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等。其中,最流行的是仿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官窑瓷器。
民国 仿乾隆款炉钧釉塑贴蟠螭纹水盂

此水盂肩部饰一堆塑的螭龙纹,螭龙蜿蜒而卧,头颈向上伸出,依附于水盂的口沿,身体弯曲有力,后腿健硕,长尾飘扬上卷,延伸至口沿部,极具动态,螭龙施褐釉,与蓝绿色炉钧釉底色上极为显眼。另一侧腹部上,贴塑一只蝙蝠纹。堆塑纹饰生动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伪托款,为民国仿乾隆时器物。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年间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之一。它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入低温彩炉二次烧成。炉钧釉色调丰富,在烧制过程中熔融于一体,形成各种美丽的彩斑和丝线状纹理。雍正炉钧釉以釉色流淌自然,其间密布红中泛紫或青色斑晕为最佳,俗称“高梁红”。乾隆炉钧釉烧造既承袭前朝,也有创新,釉面流淌较小,以蓝色的斑点居多。

民国 “乾隆御制”款粉彩万花地开光山水纹洗

民国 “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花卉纹双兽耳瓶

民国 “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山水纹纸槌瓶

民国 “乾隆年制”款石纹釉开光粉彩花鸟纹笔筒

民国 “大清雍正年制”款珊瑚红釉粉彩花蝶纹盖罐

民国 “大清乾隆年制”款珊瑚红釉粉彩花蝶纹盖罐

民国 “乾隆年制”款粉彩喜鹊登梅纹天球瓶

民国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蝠桃纹碗

民国 “彩华堂制”款粉彩花鸟纹杯
此外,一批名家瓷器也引人注目。

民国 “愿闻吾过之斋”款青花花鸟纹洗

民国 “愿闻吾过之斋”款青花花鸟纹洗(底款)
此款为文房之中洗涮笔的用具。笔洗胎体洁白细润,质地温润如凝脂,色调清新淡雅。腹部绘有青花花鸟纹饰,青花发色均匀流畅,色泽艳丽而不失沉稳。画面中鸟儿在花间嬉戏的瞬间惟妙惟肖,生动自然、别有风味。底部有六字三行篆书款,“愿闻吾过之斋”是民国“青花大王”王步的堂名款。
民国刷花莲塘鸳鸯纹双耳瓶

此瓶为民国时期嫁妆瓶的典型之作。集诗、书、画装饰于一体,正面绘有鸳鸯荷花纹饰,肩部有“仿唐解元笔法”六字。唐解元即唐寅,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另一面题有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荷花诗,落款为“胡海清画馆出品”。胡海清,又名胡源鑫,晚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瓷艺名家,他的瓷绘作品不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书法,都精致有加。
刷花是清末景德镇陶瓷釉上彩绘创新工艺。操作时先将瓷面以陶瓷胶和水适量配合,糊上按器形设计的专用图纸,待干后用小刀依图样刻出花纹,陆续剔去有纹块面;瓷面露出空白花纹,再用笔刷轻蘸所需各种新彩颜料,隔着铜丝网刷附在瓷面上;最后据颜色浓淡深浅变化要求,用蘸料画笔勾线调整,晾干后,经700-800℃“红炉”彩烧,即成色彩明丽柔和的刷花工艺瓷。
民国时装人物纹瓶

此瓶是1915—1928年期间制作生产的时装画瓷器。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促进,民国初年时装人物画开始出现在瓷器上。画师采用艳丽丰富的新粉彩技艺,描绘身穿时装的摩登女性,展示出当时女性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的仪态风貌,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由清末古典服装向民国早期现代时装的演变。此瓶正面为时装人物画,背面题诗,落款为“洪步馀作”。
洪步馀,民国时尚洋彩彩绘三大家之首,江西群益画馆扛鼎人物之一。1915年开始涉足制作时装人物粉彩瓷器。他的时装人物构图准确、着色清秀、表情丰富、时代感强,堪称中国时装瓷画人物的先驱。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器是中国瓷器绘画由传统走向现代审美意识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标志着中国现代瓷器艺术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