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品鉴 《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十三卷   (汉)扬雄撰   (晋)李轨  (唐)柳宗元  (宋)宋咸  吴祕  司马光注  音义一卷  宋淳熙八年(1181)唐仲友台州刻本 
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历任给事黄门郎,后召为大夫。著有《方言》。
 
 
   《扬子法言》是汉代扬雄拟《论语》体裁,以问答形式撰写,主旨在于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的著作。凡十三篇,篇各有序,通录在卷后,宋景祐初,宋咸引之以冠篇首。
 
   自汉至北宋中期,《扬子法言》有多家注解。北宋司马光裒(póu)合当时仅存之李轨、柳宗元、宋咸、吴祕四家注解,自是以下,始有五臣注本出现。
 
 
    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扬子法言》,是五臣注现存最早的刻本,系海内外孤本。
 
 
此书历史上还发生过朱熹弹劾唐仲友动用公库钱,刻书营私的一段公案,更为其增添了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