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formation
陈列展览 /
Exhibition
文物交流信息 /
Interflow
文物保护 /
Protection
政策法规 /
Regulations
文创展示 /
Creative writing
文物鉴定 /
Identification
“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明末清初书画大家 陈洪绶
作者:
辽宁省文博产业发展交流中心
来源:
辽宁省文博产业发展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
2020-04-03 17:50
【摘要】:
“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明末清初书画大家 陈洪绶
陈洪绶(1599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

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
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花鸟等描绘精细,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
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陈洪绶行书五律诗轴
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立轴
纵141厘米,横57.5厘米
行书,5行
释文:
“剪落入城市,拙岁隐者伦。亲朋虽传舌,景物最伤神。老病锦官府,还山愧野人。往来轻似叶,幸不厌清员。洪绶似玄濬道盟兄正之,二十余年不见,重为作书乐甚。”
款钤“陈洪绶印”、“章侯氏”印2方。
本轴书五言律诗一首,从落款处称僧人玄濬为“道盟兄” ,可知此诗是陈洪绶晚年为僧时所作。
陈洪绶的书法与绘画均显现共同而鲜明的特色,即奇异、怪诞。此轴书法结构修长,字形呈欹峭之势,用笔紧密而细腻,简洁而质朴,姿态夸张,富于变化,线条潇洒俊健,颇有风姿,表现了作者独特的书风。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纵183厘米 ,横98.3厘米
署款:“溪山老蓮陳洪綬寫於清義堂。”下钤:“陳洪綬印”、“章侯”印。
此图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为题,花朵清丽,或含苞,初绽、或怒放,多姿多态;枝叶带露,娉婷舒展,俯仰欹侧;湖石雄奇,锐利坚崚,厚重沉凝。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正隐伏于石后的荷叶上觊觎甲虫,弓身欲动,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作品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既有应物象形的写生功底,又不乏变幻合宜的适度夸张,画面呈现出一种在繁与简,疏与密、刚与柔的对比变化中的合谐与统一。
从署款和绘画风格上推断,当是陈洪绶中年的作品。
陈洪绶晋爵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35厘米
本幅自识:“陈洪绶画于南高峰。”钤“陈洪绶印”。鉴藏印钤“高陵私印”。
此图在素绢上清绘了19位人物,其中的17位面向左侧,或作揖,或执礼,一起恭贺画卷左端的红袍男子加官晋爵。
此图布局讲究,人物的聚散组合别具匠心,疏密有致,宾主分明,有起有伏,有开有合。设色匀净淡雅,卷尾主人公身着红袍,格外醒目。人物形象夸张,刻画细致,衣纹简练,线条细劲有力,间有方折用笔,极具画家的个人风格。
陈洪绶早年曾致力于谋取功名,晋爵图应是他喜爱的绘画题材。从画法和题材方面判断,此图应为陈氏早期作品。加官晋爵虽为世俗场面,但在陈洪绶的笔下却别具一格。
陈洪绶杂画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每开纵30.2厘米,各横25.1厘米
本册共八开,每开均有作者题跋及款印。所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全以工笔写之。山岩之结构,花蝶之动态,人物形象之奇特,均已加入了画家个人之造型意念,精彩绝伦。其中一册,以变形夸张的手法表现古拙奇崛的特征,描写佛教传说中的罗汉拄杖坐于大石上,对面跪拜一人,衣饰长摆,异国情调,突出了装饰性趣味,图页上自题名为“無法可說”,颇具禅机。另一册《玉兰柱石图》,图右侧一太湖石竖立,玲珑剔透,紧靠石下伸出一支玉兰花,石另一侧后面也露出一支海棠花,花上一只彩蝶。画家把握住不同的物象特征进行描绘,湖石的稳重坚硬,衬托出花朵的轻盈柔美,浓重的色调托出了玉兰的洁白。画面层次清晰,设色明丽温和,在线条的表现形式上,均用细劲的墨线勾勒,刚柔相济,巧拙互用,于对比中求统一。
从署款和绘画风格看,此图是陈洪绶中前期作品,为其代表作之一。


陈洪绶幼年即展露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相传陈洪绶四岁时到已订亲的岳父家读书,见室内墙壁粉刷一新,便用桌椅做脚手架,在墙上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圣关公像,像身拱手而立,栩栩如生,老丈人见了,吓得赶紧下拜,并且长期供奉。九岁父亲去世,随蓝瑛("浙派三大家"之一)学画花鸟。蓝瑛赞叹道:"使斯人画成,(吴)道子、(赵)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洪绶,并从此立誓不再画人物,曰:"此天授也。"



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明 陈洪绶 花鸟草虫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陈洪绶 寒香幽鸟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清(1598~1652年)
绢本,设色,纵64、横30.3厘米
陈洪绶 高士品茶图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质地: 立轴
形式: 设色绢本
钤印: 洪绶·章侯氏
陈洪绶 高士图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质地: 设色绢本
形式: 立轴
尺寸: 92*32.5cm
钤印: 章矦氏、陈洪绶印(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洪绶》35印,1050页)
题识: 溪山老莲洪绶。鉴藏印:福德长寿、松年所藏
鉴藏印: 福德长寿、松■所藏、蔡岳见印、■所藏
陈洪绶 行书五言诗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材质: 水墨金笺 扇面
尺寸: 17.5×53.5 cm. 约0.8平尺
钤印: 洪绶 洪绶书正道子辞兄。<br>释文:极览西湖秋,来穷北岭幽。贳居逢竹坞,留客得山楼。好鸟一声去,美人三度讴。诗僧时过我,半月此夷犹。
(明)来钦之 撰 陈洪绶 绘
楚辞 五卷 图 一卷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质地: 纸本
形式: 1函2册
尺寸: 19.5×13cm
钤印: 吴兴凌氏初平父所藏书、归安凌氏鸿术堂藏书记、鸿术堂、读书乐
版本: 明刻本
是书半叶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卷首有戊寅年序,次崇祯戊寅年来钦之《楚辞序》,次目录,次陈洪绶绘《东皇太乙》、《云中君》、《屈子行吟》等版画十二幅,天头墨印前人评语,卷末有崇祯戊寅年来逢春《楚辞后序》。凌绂曾旧藏。凌绂曾,字初平,一字别驾。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凌奂之子。晚清医学家、藏书家。清末曾任宫廷御医。藏书书名 鸿术堂 。清末民初其藏书散出,由吴兴县图书馆购藏,成《凌氏鸿木堂捐助书目》,著录四部图书600余种,多抄本、明本故籍。著有《烂喉丹痧辑要》等。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