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formation
陈列展览 /
Exhibition
文物交流信息 /
Interflow
文物保护 /
Protection
政策法规 /
Regulations
文创展示 /
Creative writing
文物鉴定 /
Identification
动动手指游帅府——主题展览篇“清风民韵——馆藏晚清民国瓷器特展”(一)
作者:
张氏帅府博物馆
来源:
张氏帅府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0-02-20 16:48
【摘要】: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内忧外患,国势衰微,延续三千余年的瓷业生产在低谷中徘徊,顽强地担负起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并为后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瓷器珍品。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内忧外患,国势衰微,延续三千余年的瓷业生产在低谷中徘徊,顽强地担负起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并为后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瓷器珍品。以景德镇为例,晚清御窑厂烧制的大运瓷、传办瓷、贡瓷,工致细腻,藏奢华于素雅,既继承了前朝的生产传统和工艺成就,又充分体现了本朝的文化面貌。民国时期的总统瓷、国礼瓷、仿古瓷以及美术瓷,匠心独运,风格多样,彰显了从业者们创新发展的决心和实践,完成了瓷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
对晚清民国瓷器的收藏和研究,是对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对于完整揭示瓷业生产的发展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清风民韵——馆藏晚清民国瓷器特展”汇聚了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晚清到民国时期近百件造型优美、装饰丰富、风格各异的精品瓷器,并结合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十余件藏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个时期典型器物、瓷器特征、工艺技术等有关内容,从而勾勒出一幅晚清民国瓷器发展的历史画卷。
第一单元:道光时期(1821—1850)
道光时期瓷器烧造沿袭乾嘉时期旧制,产品则体现了强烈的自身追求。道光皇帝倾慕雍正时期的清雅之风,瓷器装饰形成了素朴娴静的艺术风格。同时,由于纹饰中大量使用源于自然生活的花鸟草虫及动物图案,平民色彩浓厚。带有“慎德堂”款的皇帝御用瓷器,代表了道光时期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清 道光款青花开光艾叶祥符图茶壶

清 道光款青花开光艾叶祥符图茶壶(底部)
此壶造型典雅端庄,器身满绘青花缠枝莲纹,前后开光,内饰“艾叶祥符图”。图中桃花绽放,桃枝上挂饰迎风飘逸之祥符,树下艾草横欹而出。该壶属于端阳节用器,用艾叶祥符图,有祈祷吉祥、平安与辟邪之意。
青花是用钴料作着色剂,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的瓷器。我国青花出现于唐代,入元以后日渐成熟,明清两代是青花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

清 道光款粉彩八仙人物纹碗

清 道光款粉彩八仙人物纹碗(碗底)

清 道光款粉彩八仙人物纹碗(碗内)
此碗外壁分绘八仙形象。人物造型各异,分别持有各自象征物,脚下踩有如意云,人物间绘朵云纹,圈足外围绘波涛纹,寓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碗心绘一寿星手举鲜桃,旁边立两人,周围绘松树、山石、花草。色彩艳丽,寓意吉祥,是当时常见的祝寿装饰图案。
粉彩是清代康熙晚期创烧的低温釉上彩瓷器,是由珐琅彩衍生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其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在图案内添一层可作熔剂亦可做白彩的玻璃白,再将所用彩料调匀,于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彩炉烘烧而成。粉彩所表现的物像柔和粉润,故又有“软彩”之称。

清 慎德堂款粉彩花卉六方双耳瓶
此瓶彩绘精细,风格清丽,气韵隽逸,署款为矾红彩“慎德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以侧锋书写,笔道有力,彰显出道光御瓷之精巧秀雅。慎德堂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西面,是道光皇帝的行宫。在道光晚年,慎德堂被当作紫禁城内的“养心殿”,道光皇帝曾在此颁布无数政令。出于对慎德堂的偏爱,道光皇帝要求慎德堂的日用品均带有“慎德堂制”的标志。于是,景德镇御窑厂为慎德堂烧造了一批瓷器,随年贡进京,作为道光皇帝的私人御用瓷器,被赞“足以媲美雍正”。

清 道光款胭脂红地粉彩轧道开光四季山水纹碗

清 道光款胭脂红地粉彩轧道开光四季山水纹碗(内部)

清 道光款胭脂红地粉彩轧道开光四季山水纹碗(底部)
此碗外壁以胭脂红轧道为地,剔勾细腻精致,胭脂红醇厚浓艳,富丽堂皇。碗壁四面有开光,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绘有四季景色,山水楼台错落有致,人物描绘生动传神,颇具文人意趣。开光外点缀黄、蓝各色番莲花纹,纹样对称华美,设色丰富妍丽。碗内素白瓷胎映衬青花明快妍丽之色,秀美雅致。
胭脂红又名胭脂紫、胭脂彩,因色红若胭脂而得名,是名贵的釉色品种。粉彩轧道瓷,亦称“锦上添花”,创烧于乾隆早期,是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造的釉上彩新品种。它在粉彩锦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小的、诸如凤尾形卷草凹纹,从中可隐约看到白胎,再配以花鸟、山水或开光等图饰,将粉彩和轧道工艺有机结合,珠联璧合,颇具品格。

清 道光款霁红釉盘

清 道光款霁红釉盘(底部)
此盘形制周正,内外皆施霁红釉,口沿留“灯草口”一周,釉色深沉、匀净,底部有“大清道光年制”青花篆书款,为传统官窑器物。
霁红釉瓷器是清康熙年间烧制的仿明永宣红釉的产品。在文献记载中,霁红有时被写成“祭红”“鸡红”。霁红是因釉表红色胜过雨过天晴之美而得名。称“祭红”者,一种是取自民间流传少女以身祭窑而烧出鲜红釉之说;另一种认为此类器皿主要用于宗庙祭祀,以具备祭祀的功能而得名。“鸡红”则是比喻其颜色鲜红如鸡血一样。

清 道光款矾红地留白竹纹碗

清 道光款矾红地留白竹纹碗(底部)

清 道光款绿彩云龙纹碗

清 道光款粉彩花蝶纹花口盘

清 道光款青花红彩云龙纹碗

清 道光款青花红彩云龙纹碗 (底部)

清 道光款粉彩荷塘鹭鸶纹碗

清 道光款青花双凤纹盘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