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烈士光辉业绩展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


    7月1日,《巾帼英雄赵一曼烈士光辉业绩展》在沈阳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
    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承办的《巾帼英雄——赵一曼烈士光辉业绩展》于2019年7月1日至8月5日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临时展厅对外展出。
    展览分为“反抗封建 投身学潮;革命征程 搏风击雨;文韬武略 浴血沙场;缅怀先烈 遗志长存”四部分内容,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大量的文字说明及影视资料,生动再现了赵一曼烈士从孩提时代、学生时代到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生命历程,全面再现赵一曼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民族女英雄伟大光辉的历程。
    赵一曼烈士是一位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具有传统文化品格的巾帼英雄,是一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经过民族民主革命历练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共同缅怀英雄的传奇一生和伟大民族气节,学习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伟大民族气节,学习她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她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顽强拼搏精神。
没有人天生就是战士。
 
但真的有人,天生就有一颗不屈的灵魂。
 
忠诚的战士,伟大的母亲,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烈士,
 
就是这样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今天,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赵一曼烈士光辉业绩展开展,
 
生动再现了赵一曼烈士从孩提时代、
 
学生时代到抗击日寇、
 
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
 
全面再现赵一曼从一个农村孩子
 
成长为民族女英雄伟大光辉的历程。
那个坚决不肯缠足的小女孩
 
赵一曼,一个四川地主家庭出生的女儿。
 
生于1905年,8岁入私塾,小时候,
 
母亲要按旧俗给她裹脚、穿耳眼。
 
但不论是呵斥还是责打,
 
这个倔强的小姑娘,
 
都坚决不肯让渡捍卫自己身体的权力。
 
彼时大清朝刚刚覆灭,封建思想犹炽,
 
乳名淑宁的她,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真的是今天的人无从想象的。
赵一曼雕像
 
那位“红枪白马”的瘦弱的女政委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
 
更名赵一曼,先后在奉天、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
 
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
 
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
 
被当地战士亲切地成为“我们的女政委”。
 
日伪报纸也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因患有肺炎,体力消耗严重,
 
她身材消瘦,被群众亲切称为“瘦李”“李姐”。
 
那大腿骨被子弹打穿 犹自抗争不息的战士
 
同年11月,她掩护部队突围时,
 
左手手腕中弹负伤,
 
不久左大腿骨又被子弹打穿,
 
不幸落入敌手。日本人动用酷刑,
 
赵一曼则怒斥日军侵略中国罪行。
 
日军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赵一曼痛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
 
“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
 
就是反满抗日。”
 
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日寇担心生命垂危的她死去无法得到口供,
 
将她送医。她仍不忘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感召了看守她的伪满警察和医院女护士,
 
三人连夜逃出哈尔滨,
 
遗憾第三天凌晨再次被捕。
赵一曼与其儿子唯一一张合影
 
那位遭受一个月酷刑 犹心怀幼子的母亲
 
再次落入狼口,敌人使用各种酷刑折磨她,
 
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
 
然而她始终没有泄露一点党的机密,
 
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
 
她预感到自己将遭遇不测,
 
给自己的儿子宁儿写下遗书,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如不丈夫,
 
这封遗书哀婉而坚定,爱怜而忘我,
 
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同时也感受到
 
来自一位共产党员的钢铁一般的意志。
 
她的遗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部永恒的母性颂歌。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害,时年31岁。
 
那座党和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聂荣臻评价赵一曼:“赵一曼同志早在二十年代就参加了我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干革命斗争,并为民族解放献出最宝贵的生命!表现了中华女儿的英雄气慨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她的伟大的英雄形象和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坚毅不拔开拓前进,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不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
 
    董必武为赵一曼赋诗:“抗倭未胜竟成俘,不屈严刑骂寇仇。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
 
    陈毅评价赵一曼道:“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赵一曼被哈尔滨人民尊称为“白山黑水”民族魂,哈尔滨市为了纪念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