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新推两项展览迎接“五一”小长假


    4月26日,“天地精灵 璀璨江汉 ——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展”、“御咏沈阳故宫——当代名家书法展”同时在沈阳故宫开展,迎接“五一”小长假的到来。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天生丽质的自然美,早在史前社会就被人们所认识和珍视,并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沈阳故宫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展”在沈阳故宫飞龙阁、翔凤阁展厅展出,分为“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个部分,展出上启新石器时期,下至明清,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玉器精品100余件,大到作为祭祀的礼器,小到作为个人身份、品性象征的玉璧、玉珩、玉牌、玉串饰,以及各种造型的玉摆件、挂饰等,大多为传世品。展期至7月10日。
 
    在“礼仪用玉”单元中,“神面纹玉琮”引起记者的注意。该玉琮为新石器时代玉器,上宽下略窄,褐黄色。此展品图案以横线截成两节,仔细观看会发现每节均以四角为人面部的中心线,以四面凹槽为界雕刻出八个简化的神面纹。后人在琮孔内嵌一圆桶形铜盒,上有镂空西番莲纹盖,盖中有一圆孔,推测可能作为香熏使用。“陈设玉器”中展出一件青玉材质“象耕鸟耘山子”,刻画尧禅位于舜的典故,雕刻树林间大象和小鸟都来帮助舜耕耘的画面,内容生动有趣。另一件明代“白玉四喜童子”佩饰只雕刻了两个童子,观众从不同方位却可看出四个不同姿态的可爱童子,设计巧妙。玉蝉既是生人佩饰也是死者葬玉,在汉代墓葬文化中经常可见,本展中“玉佩饰”单元有一白玉蝉,扁平蝉形,雕工规整,为典型的汉八刀工艺。这个单元还展出了一件清青玉山水诗文牌,为难得一见的青玉材质,玉质温润。长方形,上首镂雕龙纹,牌子一面浅浮雕山水、柳树、舟纹,另一面阳刻草书:“何处渔舟泊柳岸”及“子冈”款。上下端各有一小圆形对穿孔,可穿系。玉牌在明清时期十分盛行,尤以明“子冈牌”最为有名。在一块小小玉牌上,镌刻着山水、人物故事和书法,集诗、书、画于一体,将中国书画的艺术精髓浓缩于方寸之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佩戴于身,玩味无穷。
 
 
    沈阳故宫博物馆与辽宁省书法艺术研究会、辽宁省东方书画研究院联合策划、共同主办的以御制诗为主题“御咏沈阳故宫——当代名家书法展”在师善斋、协中斋展厅展出。当年清帝东巡在驻跸盛京皇宫时曾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这些诗作或歌颂盛世、或祭祖感怀,体现了清帝对列祖列宗的崇高敬仰,同时也反映了盛京宫阙的历史面貌和自然景观。本展展出崔春昌、佡俊岩、刘东元、杨宝林、来常新、张洗庵、赵学民、陈洪普等40余名当代书法家作品,并特邀著名书法家李仲元御制诗作品联袂出展。各位书法家运用各种翰墨飘逸的书风,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清帝御制诗与现代书法相结合的艺术魅力。通过御制诗所表达的含义,可以使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沈阳故宫各所宫殿的韵意。展期至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