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Information
陈列展览 /
Exhibition
文物交流信息 /
Interflow
文物保护 /
Protection
政策法规 /
Regulations
文创展示 /
Creative writing
文物鉴定 /
Identification
沈阳故宫博物院匾额展
作者:
沈阳故宫博物院
来源:
沈阳故宫博物院
发布时间:
2019-04-04 10:54
【摘要】:
清代的康、雍、乾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文化艺术也空前兴盛。清代帝王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和重视,在清代皇家宫殿、苑囿、坛、庙、陵寝等建筑内的匾、牌、楹联中反映得最为明显,最为完整。这些匾、牌、楹联,既是统治者安邦治国的治世经典,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清代历史、宫廷史、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清代的康、雍、乾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文化艺术也空前兴盛。清代帝王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和重视,在清代皇家宫殿、苑囿、坛、庙、陵寝等建筑内的匾、牌、楹联中反映得最为明显,最为完整。这些匾、牌、楹联,既是统治者安邦治国的治世经典,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清代历史、宫廷史、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这里展出的是故宫所藏部分清宫牌匾,均为清帝御笔所题。
展品介绍:
“紫气东来”匾
此为乾隆帝御笔行书十言联,原悬于崇政殿宝座旁两翼楹柱上,木雕云龙边,蓝地嵌鎏金铜字,钤“所宝为贤”“乾隆御笔”玺印两方。

“念兹戎功”对联
此匾为乾隆御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京师养心殿造办处送来盛京,悬于凤凰楼。“紫气东来”源于老子故事,在此意为“大清之国运自东方兴起”。其书法笔酣墨畅,疏朗大方,用笔灵活遒劲。其上饰九龙盘绕,各具姿态,更显此匾尊贵高朗。

“泰交景运”匾
此匾制于京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运至盛京,悬于大政殿内御座上方。语出《易经》和《诗经》。其意为“随着天地之气相交万物通达,清朝的宏大国运由此产生”。字体端肃笃重,显示出乾隆帝书法师承“赵董”,蕴含晋唐书法的刚直拔秀。

“重临庆善”诗匾
此诗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帝第二次东巡盛京所作。匾为黑漆地,阴刻行书描金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京师养心殿造办处送至盛京,原悬于崇政殿西间北隔扇风窗上。
“留都御殿” 诗匾
此诗是道光九年(1829年),道光帝第一次东巡盛京所作。匾为黑漆地,阴刻行书描金字。原悬于崇政殿东间北隔扇窗上。
“兴寄滮湖”匾
此匾浮雕云龙为地,上有行书“兴寄滮湖”,为乾隆帝御笔所书。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