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 馆藏古籍品鉴|《学易记》


▲元李简撰,蒙古中统刻本
    李简,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活于宋、金、元相交的历史时期,事迹未详。
   《学易记》采《子夏易传》等六十四家易学之说,仿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和宋代房审权《周易义海》之例而成一书。其书中所采易学著作之原本今已多不可见,诸家易学之说赖是书而传。
 
 
    李简的易图大体上是宋代易图的继承和演变,其归纳宋代易学家刘牧、邵雍,特别是朱熹之说,又融汇汉代易学家京房的飞伏说,从而演绎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易图和图说。
 
    刻本《学易记》传世稀少,查各家书目,鲜有著录。据清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所载,只有元代一刻和清通志堂一刻。
 
 
    书前李简《学易记原序》,末署“中统建元庚申”,乃为忽必烈改元蒙古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
 
 
    辽宁省图书馆藏存此书前半部(四卷一至卷四(上)),为存世孤本。国家图书馆所藏蒙古中统刻本《学易记》后半部,系从此书散出部分,合之可成全璧。今传世宋、金时期的蒙古刻本极少,此书又为蒙古刻本上乘之作,文献和版本价值极高。
 
资料来源:辽宁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