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足不出户带您看文物(三)


    产于汝州的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说法,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宋代瓷器中,汝窑最难仿烧。
    后世自明宣德年间就开始仿烧汝窑,到清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都有仿烧,其中雍正朝、乾隆朝仿烧的尤为优雅。
 
 
 
 
     今天精选的两件馆藏文物就是“大收藏家”乾隆帝传旨仿烧的两件仿汝窑瓷器。
 
 
瓷器篇
 
 
 
清乾隆款灰青釉开片仿汝穿带耳观音瓶
 
 
    观音瓶造型,曲线柔美,呈喇叭口形,短颈,颈中间内敛,颈部左右侧各有筒形贯耳,斜肩,隆腹呈橄榄形。
 
 
    瓶底有较高的圈足,足底外撇,足壁左右侧各有穿带长方孔,以此保留古代陶器的某些特征。通体施以仿汝窑釉,色调为青灰色,釉面遍布竖斜状金丝开片纹,纹理绵长,开片较浅,金色略淡,因而全器色彩较为柔和与谐调。瓶底足施紫褐色酱釉,铁足,底部与器表同样施仿汝釉,中央处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
 
 
 
 
清乾隆款仿汝窑三足洗
 
 
    葵花式,广口外卷,总体呈8瓣状,花瓣间微向内折,直壁,近底部内折为平底。洗底承以三足,足底露胎呈黑灰色,足根部突出外壁,底面另有多处支烧点。口外沿施浅色酱釉,时断时续,形成美观的竖条纹。通体为仿宋汝窑釉,釉色青灰色,青中闪绿,其色淡雅。
 
 

             

     洗里面在纵横数道黑色大开片纹,其间散布金黄色细纹开片,层次清晰,尤如蛛网。洗外壁为金色细纹开片,洗底亦有简略的黑色大开片纹及细微的金色开片纹,底部中央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