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讲坛”2019年第二讲“中轴线上的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讲坛”2019年第二讲“中轴线上的北京故宫”
    2月25日,“辽海讲坛——沈阳故宫学术讲坛”2019年第二讲在沈阳故宫西朝房开讲。此次讲座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宫廷部副主任,原状研究所所长王子林先生主讲,题目为《中轴线上的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博物馆相关业务人员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宫廷建筑爱好者们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共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中轴的起源。引用《周礼·考工记》《中庸》语,介绍天轴理论。第二部分,秦始皇变天轴为都城轴线。引用《史记》所载“自极庙道通郦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说明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三十五年(前212)咸阳城两条轴线构筑情况。第三部分,为大地设一根轴。介绍朱熹提出的为大地建一根中轴的理想。第四部分,紫禁城的平面结构。引用明代紫禁城平面图,说明建筑阴阳互补的规划。第五部分,紫禁城的天象。介绍紫禁城中轴上七座建筑对应的北斗七星及午门四角屋顶上的圆珠象征北斗之斗等。第六部分,钦安殿——中轴上唯一神殿。介绍钦安殿营造时间及历史背景。第七部分,奉天殿——中轴的顶点。论述永乐时期奉天殿为中轴上体量最大的殿,并分析其规模宏大的三点原因:即天子守边;有成片上千年的巨干楠木存在;有畅通的水路运输。第八部分,文武二楼是中轴的灵魂。明代设置五门三朝,强调正统王权。第九部分,中轴两侧的东西六宫。
    此次讲座,王子林先生引经据典,对紫禁城宫殿形成及其制度从根源上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王先生学术视野开阔、治学态度严谨,史料搜集与运用娴熟、全面,为我馆研究人员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