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辽宁史前文化在早期中国文化进程中的地位


    8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两场学术讲座,题目分别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辽宁史前文化在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讲座由我院书记李新全研究员主持,马宝杰院长、李龙彬副院长出席,我院全体业务人员、辽宁省博物馆同仁以及辽宁大学考古系师生积极参加认真聆听。
 
 
    在《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讲座中,韩建业教授梳理了中国商代晚期以前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认为“早期中国”萌芽于公元前6000年代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正式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从晋南豫西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影响,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
 
 
    他还认为早期中国有主体有中心的多元一体文化结构,成为商周王朝畿服制度、秦汉直至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多元一统政治文化的基础。早期中国跌宕起伏的文化连续发展进程,奠定以后文化意义上中国连续发展、政治意义上中国长期维护和向往统一的基础。
 
 
    在《辽宁史前文化在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的讲座中,韩建业教授总结了辽宁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认为红山文化晚期(3500-3200BC)差不多已经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到了夏商阶段的辽宁文化,已经完全属于“早期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早期中国”面向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文化碰撞和交流前哨。
 
 
    韩建业教授的精彩讲解引发了我院业务人员热烈地讨论,最后李新全书记对韩建业教授表示了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之中结束。